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37|回复: 0

又一家31年老字号结业!香港餐饮爆发倒闭潮!

[复制链接]

136

主题

581

回帖

1万

积分

准将

积分
13028
发表于 2025-7-5 09:25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一只大鹅 于 2025-7-5 09:32 编辑


知乎
有问题就会有答案

突发!又一家31年老字号结业!香港餐饮爆发倒闭潮!

18 天前
餐饮见闻

近日,香港又一家经营了31年的老字号,铜锣湾知名刀削面店“面馆皇”于社交媒体发布告别信,透露或将于今年11月租约期满后结束营业。

据餐饮见闻了解,今年上半年以来,已经有多家香港老字号宣布停业。5月,创立于1992年的海皇粥店全线停业,同时拖欠员工薪资800万港元;

今年1月,77年历史的罗富记粥面专家关闭所有分店,还有一些大型餐饮集团也面临经营压力而关门。

2月,太兴集团旗下的稻埕饭店全线结业;稻香集团的“稻坊”、金记集团的“丽香园冰室”等也陆续停业。

一场席卷香港餐饮业的闭店潮,正将几代人的味觉记忆连根拔起。
香港老店接连“消亡”

从街头小店到连锁大牌,香港餐饮业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倒闭潮。

创立33年的连锁粥店品牌海皇粥店,2025年5月突然全线结业,原因是经营环境恶化、财务危机及持续欠租,如湾仔分店欠租81.3万港元被起诉,同时存在严重欠薪问题,拖欠超80 名员工薪资及遣散费约800万港元,另欠强积金供款57万港元。

而有着近60年历史的茶餐厅代表金记冰室,2025年4月遭债权人申请清盘。

金记冰室在 2012年首次面临倒闭,当时91岁的创始人陈桂秋因租金压力被迫结业,后由两位80后徐汶纬和谢海发接手延续香火,但到了2025年5月,债权人再度将金记逼上清盘边缘。

究其缘由,不得不提,香港餐饮业面临着 “三座大山” 正在重重压迫香港餐饮市场。

如今香港核心商圈月租高达25万港元,占成本的 20%-30%;洗碗工月薪三年间从 6000 港元飙升至 1.5 万港元;全球供应链波动导致食材成本上涨 10%-20%。

就像一家 500 平米普通装修的店面,投入竟需 800 万港元。

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有着44年历史的甜品连锁,2025年5月关闭了最后一家美孚分店,原因是高昂租金以及年轻人偏好新式甜品致客流萎缩,且转型失败。

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也对香港餐饮市场环境造成影响,2024年港人北上消费达8191万人次,较上年激增超50%,在深圳消费总额557亿元,较2023年多花近200亿。

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透露:“2025年复活节假期,香港餐饮生意额实际跌幅达三成,部分高端餐厅业绩近乎腰斩。”

而2024年访港旅客仅恢复至疫情前一半水平,人均消费下降 20%,通过种种数据可见,香港餐饮业面临着重重困境。
香港餐饮业面临的“冰冻三尺”

香港餐饮业内人士坦言:"如今餐饮业压力越来越大,生意越来越难做。" 本地餐饮市场正经历 "冰冻三尺" 的艰难时期。

其中,消费力断层与市场空心化现象尤为突出,数据显示,油尖旺等传统旅游区餐饮份额较疫前萎缩 1.2个百分点,谭仔国际2024财年营收更是断崖下跌,其财报直言:" 北上旅游愈发便捷,加之内地餐饮价格优势明显,吸引越来越多港人跨城消费。"

与此同时,传统餐饮模式陷入 "老化陷阱",多数茶餐厅固守 "黯然销魂饭、叉烧滑蛋饭、菠萝包" 老三样,推新菜成本高企;限时用餐、强制拼桌等老规矩在内地市场引发不满;

高糖、高盐、高脂的传统菜式与健康饮食潮流背道而驰;千篇一律的霓虹灯招牌和仿古瓷砖被年轻食客调侃 "走进任何一家都像穿越回八十年代"。

更严峻的是,环保政策进一步挤压生存空间,2024年4月实施的 "走塑令" 使餐饮业面临新一轮成本冲击,塑料与纸吸管价格相差近10倍,中小餐馆更是难以负担。
面对困境,香港餐馆能怎么做?

生意这么难做,难道就只能关门吗?当然不是。一些餐馆已经开始想办法,摸索出几条路子:

控制成本,价格更亲民: 当大家花钱都谨慎时,物美价廉的快餐反而受欢迎。有数据显示快餐生意逆势增长。

像内地品牌“遇见小面”就是个例子,它在红磡居民区站住脚,靠的就是实惠的价格,比如19港元的酸辣粉和49港元的套餐。

他们怎么做到的?很大程度是靠手机自助点餐,节省了服务员的人工成本,把这部分钱让利给了顾客。

这说明,想吸引顾客,特别是普通市民,控制好成本、提供高性价比的选择是关键。


老菜新做,口味要创新: 传统老字号有固定客群,但年轻人和游客可能想要点新鲜的。一些新餐厅没有硬碰硬去抢老字号的招牌菜,而是选择在老味道的基础上玩出新花样。

比如,给经典的白切鸡配上香脆的花生碎,或者在传统的牛肉丸里加入黑松露提升风味。这种创新,是用大家熟悉的食材做出新鲜感。

像新京熹火锅,靠着特色的铜炉火锅成功打入中环市场,证明创新菜既要保证品质和特色,价格也得合理,找到平衡点才能吸引人。

打好情怀牌,卖的是记忆: 对于很多老店来说,最珍贵的资产可能就是那份伴随几代人成长的情感和回忆。金记冰室当年能重生,经营者就花了大功夫,收集大量老照片复原旧时环境,还专门请回老师傅一起研究,努力复刻出“记忆中的味道”。

这种把老顾客的情感记忆变成餐馆独特魅力的做法,可能是老店在面对标准化连锁店冲击时,最能打动人心、维持生存甚至焕发新生的“法宝”。

一场汹涌的闭店潮,正冲击着香港的街头巷尾,带走熟悉的味道和记忆。

租金、人工、食材成本高企,加上消费习惯改变和竞争加剧,让餐饮业举步维艰。

虽然挑战巨大,但控制成本、创新菜品、打好情怀牌,或许能为老店和新秀在寒冬中觅得一丝暖意。

这些陪伴了香港人几十年的老味道,能否继续飘香,不仅关乎生意,更牵动着这座城市的情感脉搏。

希望它们能找到出路,坚持下去。







发布于 2025-06-16 13:21・北京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酱香科技

GMT+8, 2025-7-13 00:23 , Processed in 0.108354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